英语教学之思考:面对翻译的呼唤

2012-06-06 00:00:00来源:考试吧

  英语教学面对翻译的呼唤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至今,高校的英语教学(包括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教学)一直倍受重视,而其在实施过程中已形成一种约定的递进模式,即:听、说、读、写、译(这个“译”好像是后来加上去的)。毫无疑问,这种“听说”领先,“读写”及“译”跟上的教学安排有其历史的合理性,是针对过去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而提出的。星移斗转,三十年来,我国英语教学的层次已大大提高,高校入学新生的普遍英语基础水平与国门初开之时已不可同日而语。今天,这“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模式或顺序安排似又成为一种传统,而这个传统要不要照例原封不动地继续下去,可能成为英语教学界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争论点。以笔者愚见,我们暂时可以不必去改动“听、说、读、写、译”这个教学递进顺序,但是对它们各自所含的分量或权重也许可以根据新的情况做出这样的调整:

  听、说、读、写、译

  换言之,“翻译”作为高校英语学习与训练的一环虽仍被放在最后,却应成为最重要的一环,真正是last but not the least! 现实情况是,相当一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要从事翻译(包括口译与笔译)工作,这“译”的质量或效果可能成为最终检验我们英语教学成败的试金石。同时,我们现在还面对这样一个新的现实情况,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以及中国文化、中国元素进一步走向世界,都急需大批合格的口笔译人才,我们的英语教学因而可能面临一次“翻译的转向”。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进一步重视翻译训练在英语人才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但是我国众多的外语院系,囿于其现行体制,不能为国家提供充足的翻译人才。这虽然是一个无奈的事实,但并不等于说我们的英语教学就不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更没有理由完全超脱于这一变化了的情势。


  客观形势的发展也已经向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要正视翻译训练的要求。众所周知,教育部于2005年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国务院学位办于2007年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明确提出这个学位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

  重视翻译,增加其在英语教学中的权重,以适应国家的需要,适应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需求,恐怕是新世纪我国英语教学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这就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对现行的英语(包括英语专业与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包括英语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法的研究)带来某些认识上与实践上的新变化。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教师与学生都将逐渐认识到“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两者有重要的区别。

  翻译作为一个训练项目,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实际一直存在,在我们的教材中也一直体现着。但是这种翻译训练或翻译项目的设置基本上都属于“教学翻译”的范畴。因为它们都围绕英语语言训练展开,以达到语言教学的某一目的。比如,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个句型表达或为了操练某些词汇表达方式而设计的。“教学翻译”因而只为具体的语言教学服务,是学习外语的一种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但就翻译的本质而论,“教学翻译”毕竟是一种狭窄的语言转换练习,对于学生今后处理各种复杂的翻译任务作用有限。

  “翻译教学”指的则是,在学生语言(应同时指外语与中文)基本过关的情况下而进行的系统的翻译训练,它不仅仅是指语言层面上的转换操作,还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转换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包括结构的变异、词汇的选择等),更多的还要兼顾到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差异、不同译文受众者的阅读期待与口味、不同译文文本的功能与目的等因素。

  正因为“翻译教学”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翻译人才的培养就需要一整套课程设置来确保。这当然也是翻译目前已独立成为一个专业的原因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似可以说,无论对于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中的翻译教学而言,纯粹的“教学翻译”并不能使我们的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功力,只有适当引入“翻译教学”的理念才能使教师教翻译、学生学翻译产生更积极、更有益的效果。这就对目前英语教学中的翻译课程及其授课教师提出了一种新的要求,即要对现存的翻译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势。一方面,“教学翻译”仍有扩容的余地,因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完全可借助翻译训练得到巩固;另一方面,又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翻译意识的培养,向他们有重点地灌输基本翻译理念。说得再具体点,就是要适当突破“教学翻译”的限制,择要添进一些“翻译教学”的元素,让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获得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基础训练。例如,可以视情况简练地插入讲解汉英两种语言的最基本区别——意合(parataxis)与形合(hypotaxis)之区别及由此导出的翻译处理原则。

  原文: 一个外国人,不懂中文,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挺不容易的。

  译文: It was really not easy for a foreigner, who does not know Chinese, to have traveled much of China.

  又如,可以视情况以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英译汉的过程常常需要大幅度地打乱原句或颠倒原句序,重新安排各个成分,以使译出的句子通顺达意。

  原文: Across the country, authorities stepped up surveillance against the disease, which is highly contagious, before a week-long holiday starting on May 1 when millions of people are expected to take to the air, railways and roads.

  译文: “五一”长假即将来临,数百万人到时要乘飞机、火车或经公路交通外出。为此,政府在全国范围加强了对这一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监控。

  再如,教师可随时从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撷取合适的篇章或句段来说明,英语词语的翻译远非是一件机械对应的事儿,而是要“根据靠近它们的另一些词的着重点而不断变化意义的:或就近转意,或变换形态,或增减分量”。以某大学英语教材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中选取的一段课文为例。

  原文: He (Mr. Fleagle) was said to be very formal, rigid and hopelessly out of date. To me he looked to be sixty or seventy and excessively prim. He wore primly severe eyeglasses, his wavy hair was primly cut and primly combed. He wore prim suits with neckties set primly against the collar buttons of his white shirts. He had a primly pointed jaw, a primly straight nose, and a prim manner of speaking that was so correct, so gentlemanly ,that he seemed a comic antique.

  译文: 据说弗利格尔先生为人很拘谨、固执僵化,这一辈子也赶不上时代。在我眼里他好像已到了六七十岁的年纪,且极度地古板。他戴一付过时的旧式眼镜,一头卷发剪理得一丝不苟。他西装笔挺,领带打结不偏不倚对准白衬衣领头纽扣。他的颚骨轮廓鲜明,鼻梁挺直,讲起话来一本正经,字斟句酌,颇状绅士派头,活像一件古董,令人发笑!

  总之,面对国家对各类翻译人才的巨量需求,探索一条能将“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两者结合起来的新路子,对广大英语教师而言是一项很值得去尝试的工作。它对于推进新时期英语教学的综合改革也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对于英语教材的鼎新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它也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的积极性。如果我们的翻译课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又能进一步思考、研究翻译教学及与之相关的翻译问题,并就此撰文立说,不仅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准,而且会对提高目前翻译课程的教学质量带来长久的益处。因为一个在翻译问题上视野宽广、理论功底扎实、又勤奋耕耘的英语老师必然会在课堂上展现其魅力,让学生学语言、学翻译都能充满兴趣,进而乐此而不疲。

本文关键字: 翻译教学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

英语学习资料大礼包

加微信免费领取电子版资料

CATTI翻译特训营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