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汉语语言差异看文化不同

2012-04-07 00:00:00来源:新东方

  四、宗教信仰

  汉英语言中涉及宗教的词语数目庞大,蔚为壮观。比如,“天公”、“阴阳”、“菩萨”、nun(修女)、lesson(日课)等。”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真实写照。隋唐之前,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太极”、“道”等,其精神,如尊天命,行孝道等也可见于日常语言中,如“听天由命”、“天地君亲师”。隋唐时期佛教传人,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这样儒佛道三教在中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在英国,则基督教为主要宗教。该教于597年传人英国。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行列。这里既有古英语时期由拉丁语渗入英语的词,如angel(天使)、monk(僧侣)等,又有中古时期从法语借用的词,如religion(宗教)、dean(教长)等,还有现代英语时期从其他外来语中借来的大量的词,结果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

  五、历史典故

  用典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比如中国人会说,“真是马后炮”、“原来是个空城计啊!”西方人则会讲That's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He's a Shylock(他是个守财奴)。一谈用典,对对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大多感到相当费解,这是因为各民族文化遗产不同的缘故。中国人的典故多源于《红楼梦》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以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如象棋、戏剧等。前两个例子一个来自中国象棋,一个来自《三国演义》。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称;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美国的棒球、橄榄球等。后两个例子便来自莎士比亚戏剧。

  再比如夏日夜空中呈现的亮晶晶的白色带状繁星群。汉语称之为“银河”、“银汉”、“天河”等。英语则称之the Milky Way。有“银河”,我们联想到民间故事中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这是条水深浪急、无法逾越的天堑。而the Milky Way则出自希腊神话,既可指天后Hera给Hercules喂奶时滴下的奶汁凝成的一条路,又可指人间通往宇宙宫殿的一条乳白色大道。这个繁星群带给双方的联想竟有天壤之别!

  六、思维方式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了然于胸。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联系从外表不易看出。比如,“打得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好像大量动词杂沓堆上,句间关系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但句子的意思却把他们联系起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

本文关键字: 英语学习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

英语学习资料大礼包

加微信免费领取电子版资料

生活口语流利说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