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山东省专升本统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5-01-07 14:45:50来源:网络

  山东省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

  2.晋宋之际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人是__________。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中“当”的意思是__________。

  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中“疾”的意思是__________。

  5.成语“信誓旦旦出自于__________。

  6.“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

  7.《小城三月》的作者是__________。

  8.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_________。

  9.鲁迅的《秋夜》是一篇__________。

  10.一生创作三百多篇短篇小说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郑伯克段于耶》中“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的指斥对象是( )。

  A.郑庄公  B.共叔段  C.姜氏  D.颖考叔

  2.被刘勰称为“五言诗之冠冕”的文学作品是()。

  A.《赠妇诗》  B.《咏史》  C.《古诗十九首》  D.《董娇娆》

  3.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属于()。

  A.爱情诗  B.政治讽喻诗  C.咏史诗  D.咏怀诗

  4.提出词应“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的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5.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 )。

  A.苏轼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

  6.《前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中一世之雄”是( )。

  A.曹操  B.李斯  C.诸葛亮  D.王安石

  7.下面哪个作品描写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

  A.《长恨歌》  B.《汉宫秋》  C.《西厢记》  D.《桃花扇》

  8.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9.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10.代表了解放区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

  A.艾青  B.柳青  C.赵树理  D.孙犁

  三、释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耶》)

  厌: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部贰于己。(《左传·郑伯克段于耶》)

  鄙:

  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王: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雨雪:

  5.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拘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壬人:

  四、翻译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郑伯克段于耶》)

  2.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侍坐》)

  3.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晏子春秋》)

  4.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燕昭王求士》)

  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五、阅读分析题(30分)

  (一)阅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1.诗中的意象是什么?

  2.写出诗中用景物起兴,转入描写人物心理的诗句。

  3.诗中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讨,体现了诗歌“哀而不伤”的基调?

  4.试分析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然后回答问题。(20分)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夏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1.你认为第一自然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试举例加以分析。

  2.第2段中“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溫暖的感觉了”一句中,“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作者为什么说是“嘲弄"?又怎么说是“安慰"呢?并谈谈你的理解。

  4.作者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入文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5.举出“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引用或化用的相关诗作。

  六、作文(30分)

  禁烟运动中民族英雄林则徐。1838年升任两广总督后,亲笔在自己的府衙内题了一副堂联自勉:海纳百川,有客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历来为人传诵,赞不绝口。上联谆谆告诚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堅持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都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佩,为后人之鉴。

  请以下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诗经》

  2.谢灵运

  3.对着

  4.敏捷、敏锐

  5.《诗经·氓》

  6.唯有杜康

  7.萧红

  8.激流三部曲

  9.散文诗

  10.“短篇小说之王”

  二、选择题

  1.B

  2.C

  3.A

  4.B

  5.B

  6.A

  7.A

  8.C

  9.B

  10.C

  三、释词题

  1.满足

  2.边邑

  3.称王

  4.下雪

  5.巧言谄媚的人

  四、翻译题

  1.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

  2.平日里说: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如果有人了解你,那么打算怎么做呢?

  3.做了齐国宰相之后,每顿吃饭时只吃一个肉菜,妻妾不穿丝细衣服。

  4.(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拿出丰厚礼物来招揽人才。

  5.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而是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民太少,而是担心不安定。

  五、阅读分析题

  (一)阅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然后回答问题。

  1.春、江、花、月、夜。

  2.皎皎空中孤月轮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4.(1)诗前八句春江月夜的美丽景色,为下面的对景抒情打下基础。中间八句由月及人,想到生命短暂、人间常别遗憾,情景相生。最后二十句,诗人用月照、春归、花落、雾漫、月残等景物描写引发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景与情相互烘染。(2)诗一开篇便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面面:江潮连海,月共湖生。这里,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二)

  1.①新鲜生动的比喻,整齐匀称的对偶。如:“想这样子的台北……黑白片子”用一个准确、简洁而奇妙的比喻,把作者对现实的真切的感受表露无遗。“时而淋淋漓漓……也似乎把伞撑着。”读来朗朗上口,有醉人的韵味。②重重叠叠的字句,参差有致的韵语。作者充分应用双声叠韵讲究平仄,转换同音异字,创造了音乐美。如:“惊蛰一过……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2.“这样”指代“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裀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福慕之情。”

  3.①是厦门人,多年来却不能居住在厦门,想到台湾与大陆不能统一,那种有家不能回的感觉,真的是一种嘲弄”。②尽管不能住在厦门,但一想到厦门街,还是能感受到台湾与祖国丝丝缕缕的联系。山山水水,隔断的是交通,割不断的是那浓浓的乡情,想到这,所以作者说“也算是安慰"。

  4.(1)创造了一种醉人的意境美:(2)使语言形象优美。

  5.相关诗作:(宋)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六、作文

  解析:这是一个话题作文。材料中所提到的对联中,上联强调广纳群言,下联强调杜绝私欲。这里要求以下联为话题,审题比较容易。考生构思时应注意,首先可以联系实际,针对社会上屡见不鲜的腐败现象发论;其次,扩大到人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大局意识,不要以一己之私影响大局的发展;最后,因为论题相对集中,考生想要脱颖而出,就需要在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上下工夫。立意上在常人的思考上翻出一层,篇章安排上打破常规,就能得到较高的成绩。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

英语学习资料大礼包

加微信免费领取电子版资料

生活口语流利说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课程>>